文字:丁雨昊 刘俊汐 黄晨悦 张佳馨 马维普
图片:郝梦冰
2023年暑期培训项目“环境处理顶尖技术及城市雨洪控制”在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准时开幕。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有效处理极端降雨所引发的洪水问题愈发成为一个全球性挑战难题。为了探索创新的雨洪水处理及环境工程技术,太阳成集团的一批优秀学子于7月22日启程赴荷兰,参加为期三周的暑期培训。
一.学习篇
7月23日,项目组成员在中国职工的带领下参观了代尔夫特理工大学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lft(TUD)下属CiTG (土木与地理学院)的water lab,领略到根据五种颜色划分安全等级的五色实验室在水研究中各司其职。在参观的过程中组员们得知,TUD与国内高校的实验设置存在巨大差异:TUD更加注重前置实验模拟带给正式实验的可能性,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投入耗材等物资减少不必要的人力投入,使得研究者能够将自己的精力完全投入到实验中。在污水处理方面,TUD已经越过水处理效率问题,而更关注在处理污水时的能耗及物质提取利用等环保生态问题,这充分体现了TUD水处理实验的严谨与高效。
7月25日,来自TUD的Paul Buijs教授为项目组介绍了水处理的概论,UV和AOP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以及水处理在未来面对的挑战,使组员们对于水处理的过程和基本技术有了了解,对于水处理的未来发展也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7月26日,项目组来到了荷兰三角洲研究院Deltares参观,这是一所致力于水资源、地下水和水资源设施应用研究的独立研究机构。该机构的领军专家Nanco Dolman介绍了一个创新项目,即基于2100年海平面上升3m的假设,在此假设下如何确保荷兰鹿特丹的安全。通过他的介绍,项目组了解到目前对于防洪设施的建设不仅只有防洪一个目的,未来的防洪工程会在防洪的基础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同时为自然生态系统、城市扩张和港口运输留出足够的空间。Deltares公司已经开始着手一些实际研究,比如增加地下储水层,目前建设了2个,而预期目标为3000个。最后Nanco Dolman还分享了其他实际经验:如利用沿海湿地净化水质、吸附碳、增加蓄水量;中国浙江宁波的相关部门利用植被防洪,不使用混凝土界限,同时实现防洪设施的生态和观赏功能。
7月27日,来自一家政府资助的非盈利研究中心KWR Water Research Institute的田昕博士带领项目组参观了他们的办公室、实验室环境,以及室外模拟管网。田昕博士基于计算机专业为组员们介绍了编程语言在处理水文数据时的运用,并强调了机器/深度学习在未来水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7月28日下午,项目组前往乌特勒支大学。那里的刘晓臣博士热情地介绍了他正在研究的项目,即探索全球河流向海洋输出营养物质及其对沿海富营养化的影响。富营养化是水污染中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其中提前预测富营养化的风险就是治理链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如何用具体的指标来反映水体富营养化的变化?针对这个问题刘晓晨博士团队建立一个适用性广、灵敏度高、准确度高的水力模型,并通过该模型和水样采集数据计算出ICEP(Indicator of Coastal EutrophicatioIPotential)的预测值,最终估算出风险。在讲座的最后,刘晓晨博士根据自己的研究经历针对建模研究给项目组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是以当下热门的人工智能为杠杆,利用人工智能高效地处理与分析数据;其次,在团队作业过程中,分享是至关重要的;最后,要注意敏感性分析,如稍微改变水力模型中某个指标的值,然后看看最终计算出的预测值有什么变化,以能帮助建模者更好地理解模型,并在检查模型时更快地发现问题所在。
8月1日,在TUD的Frans H.M. Van de Den副教授的课堂上,项目组了解到了水利上面临的六个挑战——洪涝、干旱、高温压力、地面沉降、水利基础设施老化以及社会的改变。教授提出可以用三点法(3PA)对城市和流域层面进行风险管理以及对于海绵城市的建设中回答城市到底需要多少海绵的问题。在鹿特丹一家做Landscape Design的设计公司West 8的工作室里,高级项目经理Christian Dobrick为我们展示了鹿特丹等城市的景观设计,为海绵城市的设计提供了创新的思路。
8月2日,项目组参观了TUD的孵化园。工作人员介绍了在TUD校园中生物滤池的实际应用。它包括一整个完整的雨水收集处理系统:通过不透水路面雨水口以及绿色屋顶的雨水收集,雨水进入滞留池中,然后通过泵提升至深度为1.1m的生物滤池,经生物滤池过滤后排放入就近的河流中。之后项目组还参观了孵化园中一些实际工程项目,如气候适应性城市的循环水系统。这个系统有五个步骤:收集、滞留、处理、存储和再利用。此系统在避免雨水危害的同时,充分释放了雨水的潜力。
图1生物滤池图 2滞留池图 3绿色屋顶
8月4日上午,项目组参观了当地一所污水处理厂AWZI Harnaschpolder,学习了荷兰当地污水厂的处理工艺与理念。水厂的工作人员Mariska介绍了污水处理的意义与原理以及水厂使用的主要工艺。介绍主要围绕污水监测和运输、生物水处理、生物空气处理、采用新能源供应能源这四个方面展开。同时最具特色的是水厂会设置一个innovation zone,连接了所有工艺的管道,可以随意取出处理过程中任意阶段的水进行创新试验。通过这一小小的设计,大大提高了研发的效率。
8月4日下午,在代尔夫特理工大学Jan PeterVan de Hoek教授的课堂上,项目组了解到了CECs (Contaminants of Emerging Concern)在饮用水中的存在以及对于人体的危害。为了提高能源利用率,教授提出可以使用热交换器,从而使热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二.游览篇
抓住难得的游学时机,项目组在周末和假期对古城代尔夫特及周边的名胜古迹也进行了游览。
7月28日项目组参观了德哈尔城堡。德哈尔城堡是一座历史悠久且壮丽的城堡,漫步在德哈尔城堡外,组员们感受到了宏伟的气势以及欧洲历史的沉淀。走进城堡,组员们被精美的壁画以及室内陈设所吸引,既展示了贵族生活的繁华,同时也让人对欧洲的历史有了更多的理解。
7月29日项目组参观了国立博物馆。荷兰国立博物馆是荷兰最大的博物馆,汇集了许多世界级的艺术珍品,包括大师级艺术家们的杰作以及一些蕴含丰富历史的物品。通过参观博物馆,组员们对荷兰的历史、文化以及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收获了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满足。
8月1日与8月5日项目组分别参观了小孩堤坝和风车村,前者是以较为原始的风车闻名,后者以其美丽的景色和迷人的风车闻名,成为了风车之国荷兰独特的旅游胜地。在游览中,组员们近距离欣赏到风车的巍峨身姿和飞速转动的巨大扇叶,领略到风车在乡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验到了荷兰传统风车的魅力。
8月3日项目组游览了高费吕韦国家森林公园。高费吕韦国家森林公园是一个自然保护区,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二大梵高作品的收藏地。组员们选择骑自行车这一最环保生态的运动方式,在这座有着大片森林、沙丘和沼泽的公园中穿行,感受着身体和心灵的愉悦,同时也参观了梵高的多幅作品。
8月4日项目组参观了莱顿自然历史博物馆。莱顿自然历史博物馆以其丰富的自然历史收藏和令人惊叹的展品而闻名,成为了探索自然奥秘的理想场所。参观莱顿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活动让组员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与美妙,同时对于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生命的奇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验。
8月6日项目组参观了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在这里,组员们近距离欣赏梵高的独特色彩和粗犷笔触,感受他的内心情感和卓越才华,体会到他对自然的关注和热爱。此外,博物馆还展示了梵高的日记、书信和研究资料等珍贵文献,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艺术创作背后的动机和内涵。
8月8日项目组游览了久负盛名的荷兰羊角村。羊角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村落,有“绿色威尼斯”之称。在这里项目组师生们乘着船,欣赏着沿途的美景,一切都如童话般美好而又纯净。
为期20天的夏令营项目转眼结束,这次游学帮助项目组极大地开阔了眼界,拓展国际视野。通过与不同背景和文化的人接触,能够更好地理解多元化,并且从中汲取灵感和启发;其次,提升了项目组成员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听力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技巧;此外,还可以促进老员工的个人成长与发展。在这样一个全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更需要独立思考、解决问题、适应变化以及处理跨文化冲突等挑战。最后,项目组成员也发现,通过与荷兰知名高校或企业交流,大家可以接触到最新的科技、商业和文化趋势,这样的经历对各自的学习规划和职业发展也具有积极影响。这段经历不仅丰富了自身的阅历,还为未来的就业提供了竞争力。
项目组组员们一致表示,这是一次收获满满、提升眼界的的快乐学习之旅,并希望以后有更多这样的平台与机会可以让员工们走进国外的校园,并充分利用游学机会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本次游学项目能够顺利完成得到了在荷兰代尔夫特工作的项目协调员曾翌哲的大力协助,还有学院负责外事工作的领导和老师的积极推动。